彙整

Archive for 2009 年 07 月

文建會竟然把台灣電影筆記網站弄到無法使用 我只好重貼自己發表過的文章

2009 年 07 月 16 日 發表留言

這篇文章應該是 2004-2005年之間寫的 詳細時間我也忘了

總之 [台灣電影筆記網站]莫名奇妙突然不見了  害我要重貼

 

 

看誰在拿輔導金

 

I 《未婚妻漫長等待》的爭議

法國名導尚皮耶居內自《愛蜜莉的異想世界》在全球狂賣後,集合原班人馬拍攝的新片《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果然在法國聲勢如虹,甫一上映便有三百萬人次的票房,而《未婚妻的漫長等待》根據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的審核是,假如票房突破五百萬人次便能獲得國家補助居內下一部電影360萬歐元(約台幣一億五千萬)。這筆錢說小不小,但說很多也多不到哪去,因為《未婚妻》的成本高達4500萬歐元,政府的補助款其實不到其成本的十分之一。換言之,居內雖能獲得政府補助,但他的資金百分之九十二是靠自己。

 

法國的電影補助款種類繁多,這種「自動補助款」的條件是只要被電影中心核可是法國片,一切以票房收益為依歸,電影賺多少錢,政府按比例給予這家製片公司下一部電影補助。[1]原本如無意外《未婚妻的漫長等待》看來十分有希望獲得補助款,不過,2004年十月他們開始得在法院中爭取這筆補助款,最後法院的判決是《未婚妻的漫長等待》不是法國片,所以無法獲得補助款。

 

《未婚妻》當然是部講法文,在法國拍攝的法國片,裡面不管是演員還是工作人員大都是法國人,但提出告訴的法國製片協會,他們控告《未婚妻》的原因是《未婚妻》的資金有30%來自美商華納,雖然居內聲稱《未婚妻》的製片公司2003 Productions是法國人開的法資公司,不過法院似乎認為這就是家美商華納的人頭公司,政府的補助款沒道理要補助好萊塢之一的華納公司吧?因此取消了《未婚妻》的補助資格。

 

大部分媒體對此判決的反應多半有點嘲諷,法文版【首映】雜誌記者Gerard Delorme表示,表面上看來這是法國製片和美商八大在爭補助款,但實際上這明明就是其他法國片商嫉妒《未婚妻》票房長紅又能有政府補助,要不然他們大可在《未婚妻》還沒開拍前就先告上法庭,爭執這樣的美法合資無法拿補助款,假如居內知道有美商投資就不能算法國片的話,那他大可去東歐拍,雇用東歐的電影工作人員可比法國人便宜多了,用了那麼多法國工作人員還不就是為了符合「法國片」條款。

 

不過這起對簿公堂的鬧劇結局和判決無關,因為《未婚妻》最後的票房只有四百多萬人次,既然未到五百萬,那不管它是不是法國片都無法拿到補助款,不過《未婚妻》事件卻暴露了很多國片輔導金無法因應世界潮流的弊端。很顯然的,一個優秀的導演不管是什麼國籍都可能吸引外商(尤其是好萊塢)投資,而有美國演員的加入則增加《未婚妻》的號召力,大部分關於《未婚妻》的報導都提到奧斯卡影后茱蒂佛斯特在《未婚妻》中的流利法語和大膽床戲,有了好萊塢的錢和美國演員並未減損《未婚妻》的法國特質,但法國電影圈顯然為了錢不惜阻礙《未婚妻》發揚法國文化應有的報酬。居內獲知判決後頗為不滿,並且細數這些告他的法國公司投資了哪些美國片。總之,兩造看起來就是打著發揚法國文化的旗幟但為了爭錢而互揭蒼疤,到底這些法國導演和製片拍法國片是為了發揚法國文化?還是為了輔導金?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II 血本無歸的台灣輔導金

即使像法國這樣以照顧電影文化著稱的國家,他們的輔導金也不是亂給的。《未婚妻》能獲得的補助款叫「自動補助款」以票房數字為依歸,另外法國還有「特殊補助」,這比較像我國的輔導金系統,由一些委員會審查影片或拍片計畫,根據這些人的意見發放補助款,「特殊補助款」的確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有見仁見智的想法,不過拿這種補助款的電影上映後假如賣座好的話,製作單位必須連續兩年將15%在法國所得的利潤撥還給國家電影中心。這筆補助金自1960年成立以來,共有1116部獲得補助,其中有860部電影能償還補助金,而當中的106部更是全數歸還。[2]

 

我國的輔導金系統非常奇妙的,納稅人只管給錢,從來不能問電影的票房收入,當然主因也因為台灣電影的票房實在太低,要他們像法國的「特殊補助款」還輔導金給政府他們也還不起。

 

2004年台灣電影票房稍有起色,共有《生命》、《十七歲的天空》和《20 30 40》突破百萬台幣關卡,這三部票房能回收成本的電影中唯一獲得國片輔導金資助的是,最後版權歸美商哥倫比亞所有的《20 30 40》,這樣的成績很難不讓人懷疑,輔導金投資的對象是不是有問題?不然沒道理,那麼多部片拿了輔導金怎麼只有一部有觀眾要看?反而沒拿輔導金的電影,觀眾還比較多。

 

另外,假如我們像法國人一樣關心政府輔導金到底要給誰的話,那麼最後版權屬於美商哥倫比亞的《20 30 40》能不能拿輔導金其實也是可以討論的,畢竟美商哥倫比亞既不缺那區區千萬台幣的輔導金,利潤也將自己獨享。不過,這就像《未婚妻》被法院判為「非法國片」將引起爭議一樣,全體納稅人是否該用輔導金資助美商投資的國片其實有利有弊,應可被廣泛討論和研議。

 

事實上,美商哥倫比亞也很少拍這種輔導金電影,比較常拍輔導金電影的一直都是國民黨的中央電影公司。中影曾是台灣新電影的龍頭公司,當年也拍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不過近年來中影拍的電影幾乎部部慘賠,中影很少獨資某部電影,多半都是拿了輔導金的導演和中影對等投資,一方面中影有製片廠和工作人員要養,不拍片也還是得付薪水,不如就讓輔導金來幫他們負擔片廠員工的薪水,至於電影沒票房那也不關他們的事,反正輔導金已經到手了,而拿到輔導金的人什麼義務都沒有,我們台灣的納稅人何其慷慨。

 

政府總是做些血本無歸的輔導金生意不打緊,近年來政府又巧立名目補助那些拿不到輔導金的電影,補助對象很多,幾乎只要自稱是「國片」的通通有獎,其中朱延平的延平電影公司在兩年內以《人不是我殺的》、《野蠻小子》、《搞鬼》…等片共獲得政府1500多萬的補助款[3],大部分的台灣納稅人可能都沒聽過這些電影,因為其中的經典之作,由吳宗憲主演的《人不是我殺的》北市票房只有3900元台幣,換言之,大概不到20個人在戲院看過這部電影。你可能會懷疑,難道導演和演員都眾叛親離沒朋友嗎?就算自己花錢找人去看也不止這個數目啊,答案是,這部電影上院線只為了他們又能拿到政府的院線補助款,他們幹嘛拜託觀眾去看,只要在戲院排個一星期就能賺錢了,管他到底有沒有人看。這些電影連導演和演員的親朋好友都不想去看,那麼到底是哪個冤大頭在付錢給他們呢?答案就是我們這些納稅人。

 

我以為搜刮民脂民膏這種事只會發生在「昏君」和「奸臣」相結合的時代,但負責浪費納稅人錢的我國政府看來似乎立意良善,而拿政府補助款的台灣電影人則個個自稱精忠報國。想知道怎麼才能把納稅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銀行帳戶嗎?密碼就是「發揚台灣文化」。我們大概都聽過幾百次再不資助台灣電影,台灣就沒有電影文化云云,這些電影有沒有文化其實是可以驗證的,部分台灣電影是有文化的,但也有很多台灣電影和文化一點關係也沒有,譬如《人不是我殺的》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至於他們有無「發揚」文化呢?答案是沒有,因為沒人看的電影,不管有無文化都無法達到「發揚」的功效。

 

理想中的電影當然最好是叫好又叫座,譬如說像《臥虎藏龍》或《喜宴》,舉這兩個例子是,我不認為要拍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一定得要大成本才行,李安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拍《臥虎藏龍》,但《喜宴》的確證明了他是個很值得投資的導演。《喜宴》雖然是部台灣片,不過因為在紐約拍攝,有著許多紐約獨立製片的特色,而這部片因為在美國藝術院線的賣座奇高,當年還被綜藝日報(Variety)評選為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獨立製片。

 

假如不能兩者兼具,那麼也可以只叫好不叫座,譬如說蔡明亮的電影不見得能席捲票房,但因為品質奇佳,去了世界級影展就能賣出國外版權,所以蔡明亮就會有北美和歐洲的市場。事實上,從全球市場潮流來看,有藝術價值的獨立製片市場正蓬勃發展中。假如你在三零年代想在好萊塢片廠外拍片,那麼除非你是霍華休斯,有老爸留下的鉅額遺產,不然幾乎不可能,假如你在八零年代想拍電影,那時剛有日舞影展,獨立製片市場正在萌芽,市場不大但可以開發,假如你是現在想拍獨立製片,那幾乎沒有門檻,DV器材便宜,坎城影展時的米拉麥斯辦公室交易比股市還熱絡,由於獨立製片投資報酬率驚人的高,現在連美商八大都成立專門製作和發行獨立製片的分公司。全球獨立製片市場的確越來越大,但要跨進這個市場的要件是,這必須是部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電影,台灣有些導演有此潛力,但並不是每個導演都有這種魔法。

 

表面上看來《不散》的北市票房一百萬只小勝《擁抱大白熊》的60萬,但實際上《不散》還在紐約上映,票房是三萬多美金,也約百萬台幣,《不散》同時也在巴黎熱映,共有9484人次的票房,票房約台北的兩、三倍。造成《不散》的收益是《擁抱大白熊》好幾倍的原因不在於成本,也不在於演員(事實上,陳湘琪的扮相在《擁抱大白熊》比《不散》美多了),更不是因為一部很沈悶,另一部淺顯易懂,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在於《不散》是部具有獨特藝術價值、入圍一級影展的競賽片,《擁抱大白熊》不是。

 

入圍一級國際影展就能增加國際能見度和國際市場,大部分的坎城金棕櫚獎電影幾乎都可賣到全世界,紀錄片《華氏九一一》的全球版權熱賣,據導演麥可摩爾自己的說法是:「連阿爾巴尼亞都看得到。」但就算得獎的不是這種炒作型紀錄片而是沈悶的希臘電影《永遠的一天》或者小成本且名不見經傳的比利時法語片《美麗羅賽塔》,這兩部片也能在全球(包括台北)做院線放映。

 

國際市場到底有多大呢?以在台灣賣座奇佳的《英雄》為例,北市票房約七千萬台幣,北美票房則是17億台幣;事實就是,台灣市場很小,假如能跨足北美和歐洲市場,有沒有台灣市場都無所謂。就像討論拉斯馮提爾電影的票房,絕不會有人只看丹麥票房是一樣的,因為丹麥人口少市場有限,但拉斯馮提爾的電影明明在世界各大都市上映。而到底什麼樣的電影能跨足國際市場呢?高達的新片《我們的音樂》剛在紐約下片,票房約十萬美金,當然這還不包括其後的錄影帶市場和有線電視版權,向來被稱做「看不懂」的高達可能在台灣沒有市場,但他在全球各大都會城市都有固定的市場,真正具有藝術價值的電影是不會被忽略的。

 

要拍出叫好的電影其實是很難的,而這些電影的原創性更是無法抄襲。不過,電影也可以只叫座不叫好,大部分國家的電影產業大都是地域色彩濃厚且通俗的類型電影當道,譬如說印度寶萊塢電影大都無法外銷到國外,也很少能參加影展得獎之類的,但寶萊塢產業只需要當地人的支持就能活下去。台灣七、八零年代的朱延平和瓊瑤電影都曾是這種類型,但觀眾的口味在改變,瓊瑤領悟到電影市場時不我予後,仍能轉戰台灣的電視市場,直到台灣的電視觀眾也不再喜歡瓊瑤後,她還能挑戰大陸市場。台灣觀眾的口味已經變了,朱延平要嘛就改變自己的風格,不然就得另尋市場才能活的下去,但他沒改變自己卻還能在台灣存活的原因是,有個莫名其妙的政府一直給他錢。

台灣近年來雖然商業電影市場疲軟,但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詳的《雙瞳》和《十七歲的天空》就屬於不太可能在什麼影展得獎但本土賣座奇佳的電影。事實上,這兩部電影的類型都可跨界,因此《雙瞳》也能在東南亞各國的驚悚片市場中分一杯羹,而《十七歲的天空》則有全球的同志電影市場。這兩部電影的共同特徵是因為沒拿輔導金,因為是自資,所以他們在開拍前得很努力的去研究市場走向,原來想要國片賣座的首要因素不是給他們更多錢,而是完全不給;沒有輔導金的電影都得靠自己,所以他們就會去研究市場。而要拍賣座電影同樣也和資金無關,假如有錢,或許可以玩《雙瞳》的特效,假如沒錢也有拍《十七歲的天空》的作法,相較之下,《十七歲的天空》因為成本低廉很快便能回收,投資報酬率可能還比《雙瞳》高。

 

以上三種電影其實大致上都能自給自足的活下去,只有一種電影是活不下去的,那就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電影,目前大部分由政府投資的台灣電影都屬於這種。他們的品質沒有好到可以跨入全球藝術電影市場,但內容又不符合台灣市場無法引起觀眾的興趣,奇怪他們為何還能苟延殘喘的活下去呢?答案當然是我們這些無怨無悔的納稅人和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力抗潮流所致。

 

雖然我非常喜歡高達的《我們的音樂》,但其實我更常看的是「機器貓小叮噹」,小叮噹現在改名叫「哆啦A夢」,這部卡通片的劇情永遠都是大雄遇到各種人生障礙,譬如說功課做不完,不能在朋友面前逞英雄等等,哆啦A夢屢屢拿出種種奇幻不合常理的道具幫助大雄,所以大雄就一直都沒辦法成長。政府假如真心想幫助國片,要做的根本不是拿出更多奇幻道具,而是該讓國片業者面對現實。他們假如真的拍出很有文化的藝術好片,一定會有外國影展和片商慧眼識英雄的,假如他們真能拍出貼近台灣觀眾口味的電影,那一定會有觀眾想看的,一直補助的結果,只是讓他們因循苟且等著領錢而已。

 

台灣導演要拍什麼電影我都沒意見,但我們納稅人為何一定要肉包子打狗式的投資呢?因為國片導演正在發揚台灣電影藝術嗎?真正的藝術家是拉斯馮提爾、高達、麥克李、庫斯托力卡、安哲羅普洛斯、肯洛區、溫德斯、伍迪艾倫…詳細名單請參閱歷年坎城、柏林和威尼斯影展的入圍名單,裡面也有些台灣片,但也有很多台灣片連邊都沾不上,雖然高達常讓人看不懂,雖然安哲羅普洛斯經常很沈悶且自戀,雖然拉斯馮提爾尖銳又刻薄,但這些真正呈現電影藝術的作品,在世界各大都會都能找得到戲院上映,他們也都是靠觀眾的票房在回收成本的。事實上,拉斯馮提爾、安哲羅普洛斯和庫斯托力卡的電影我大都是在台灣的電影院裡看的,他們的主力市場可能在紐約和巴黎,但他們就連在台灣也找得到戲院啊。至於那些在台灣找不到戲院上映的台灣電影,他們的問題不是在台灣找不到戲院而已,而是在全球都找不到戲院吧!所以到底問題是出在戲院?還是電影呢?

 

輔導金不是不能給,要多投資新導演也可以,但不管如何,輔導金都應該採有借有還的模式,不然那些拿了一千萬輔導金,卻拍出《心戀》的「為台灣電影文化盡心力」的製片和導演們,難道都不用為自己拍的電影負責嗎?到底台灣的納稅人還要當多久的冤大頭呢?假如輔導金只是一種貸款,那麼不管領的人是美商還是國民黨都無妨,反正這筆錢只是「鼓勵投資國片的周轉金」而非直接成為某跨國企業或黨派或任何私人的資產,那誰領我也都沒意見。總之,國片沒有市場壓力,國片就會越輔越倒。假如還有哪位高官要盲目投資台灣電影的話,那請他先睜大眼睛看看這些國片,再用他自己的錢投資,而不是我們納稅人的錢,假如他能用自己的錢投資國片,那我就相信他是真心熱愛國片。

 

 

原載於 【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1] 法國電影工業。安東尼 維杭克著,林崇慧譯。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2P 127- 129

[2]法國電影工業。安東尼 維杭克著,林崇慧譯。台北 麥田出版社。P130 -131

[3] 根據新聞局的9293年度國產影片製作補助名單。《野蠻小子》181萬,《來去少林》185萬,《爺爺的家》156萬,《灰色驚爆台灣製造》160萬,《超級模範生》175萬,《搞鬼》176萬,《猴死囝仔》181萬,《猴死囝仔 那年暑假152萬,《人不是我殺的》177萬,總計超過1543萬。我們小市民不敢對政府這種和全台灣人民品味完全不同的選擇有什麼看法,唯一的要求只希望新聞局電影處的官員在核可這些所謂的「電影」前真的看過,而且沒有看不下去,真的有把他們看完。

分類:新聞與政治